一点要记得收藏我们的网址哦(www.5ijcw.com) —— 我爱教程网 。
  • 查资料

当前位置:我爱教程网知识频道教学设计历史教学设计高一历史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导与练» 正文

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导与练

[09-29 00:09:38]   来源:http://www.5ijcw.com  高一历史教学设计   阅读:8510

概要:】B 2.(2010·重庆卷)图6是一幅苏联宣传画。当时的苏联 A.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性比较强 B.已顺利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 C.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严重 D.工业生产增长的速度明显下降 【解析】注意宣传画中“保卫莫斯科”的字样,这是莫斯科保卫战时期,二战期间,苏联的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明显下降了。苏联建设没有对外资本的依赖,因为二战的爆发,苏联没有顺利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苏联没有融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世界经济危机对苏联的冲击不大。 【答案】B 3.(2010·福建卷)《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报道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ldqu
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导与练,标签:高一历史教学设计案例,http://www.5ijcw.com
】B   2.(2010·重庆卷)图6是一幅苏联宣传画。当时的苏联       A.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性比较强   B.已顺利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   C.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严重   D.工业生产增长的速度明显下降   【解析】注意宣传画中“保卫莫斯科”的字样,这是莫斯科保卫战时期,二战期间,苏联的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明显下降了。苏联建设没有对外资本的依赖,因为二战的爆发,苏联没有顺利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苏联没有融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世界经济危机对苏联的冲击不大。    【答案】B   3.(2010·福建卷)《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报道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 ”、“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判断,该时期是


www.5ijcw.com   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D.普京执政时期   【解析】此题是情景再现题,干扰项主要在于D,根据评论可知该时期苏联与西方关系改善,思想活跃,反映了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外交和民主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的执政理念和影响。根据使苏联实行改造和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等信息说明是发生在巨变前。   【答案】C   4.(2010·北京卷)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苏联经济政策的理解。根据材料和所学史实20世纪70年代苏联在勃列日涅夫领导下进行经济改革,在工业上推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核心的新经济体制,但并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D   5.(2010·江苏卷)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  
①面向未来 ②工业化之路 ③纺织工业
  请回答:(1)图①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①和图②所含信息之间的联系。比较这一时期的工业政策与以后斯大林工业化政策有何不同?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评价新经济政策。   (2)对图像研究者来说,绘画作品并不简单地只是用于观赏,而是用来“解读”。图③为工业化时期的宣传海报,判断其所含信息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与其他图像史料相比,宣传海报有什么特点?   【答案】(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为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不同:改变部分企业的国有性质,实行租让制;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高度集中管理。评价: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恢复经济,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局势)。(2)不准确。忽视轻工业发展,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特点:宣传海报多与重要事件有关;有明显的倾向性。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造成1921年春苏俄发生政治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 ②实践证明,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度到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 ③农业集体化方针确立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④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苏联著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一个情景描述了红军战士保尔于国内战争期间在铁路工地与以前的恋人冬妮娅偶遇,当时,冬妮娅和她的丈夫乘坐的列车因缺少燃料,被迫停在铁路工地附近。工地负责人表示,工地可以提供燃料,但列车上的乘客必须参加一天义务劳动。这说明苏俄()   A.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B.规定一切生活必须品由国家集中分配   C.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D.由国家经营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关键字: Tag:高一历史教学设计高一历史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历史教学设计 - 高一历史教学设计



上一篇:高中历史必修2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导与练

《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导与练》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