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概要:A.汉朝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增强 B.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C.加强中央集权的时代需要 D.统治者不喜欢道家的思想2.董仲舒“一生最大的努力,是将先秦的各种不同学派糅合成一个相当庞大的学术系统,所有的先秦学术在他手上成为一个综合体”。材料中的“不同学派”包括()①儒家②法家③道家④兵家⑤阴阳五行家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3.(2012•苏北四市模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这里的“臣”“陛下”分
高中历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标签:高二历史教学设计案例,http://www.5ijcw.com
A.汉朝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增强 B.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
C.加强中央集权的时代需要 D.统治者不喜欢道家的思想
2.董仲舒“一生最大的努力,是将先秦的各种不同学派糅合成一个相当庞大的学术系统,所有的先秦学术在他手上成为一个综合体”。材料中的“不同学派”包括( )
①儒家 ②法家 ③道家 ④兵家 ⑤阴阳五行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3.(2012•苏北四市模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这里的“臣”“陛下”分别指( )
A.李斯 秦始皇 B.萧何 汉高祖
C.董仲舒 汉武帝 D.魏征 唐太宗
4.如图是某高校的博士们戴上博士帽,身穿博士服的合影。如今,能成为博士,是莘莘学子的追求。汉武帝时期的博士是指( )
A.汉武帝时设立的专事研究、传播“五经”的教官
B.儒家学派的弟子
C.有很高的学问并博闻强记的士人
D.泛称有高学问、帮助皇帝出谋划策的官员
5.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的对策( )
A.指出了汉武帝的弱点 B.违背了汉武帝的初衷
C.触犯了汉武帝的忌讳 D.迎合了汉武帝的意愿
【能力提升】
1.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汉武帝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2.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www.5ijcw.com 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
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 D.君主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3.(2012•山西名校联考)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
4.(2012•浙江杭州模拟)中国古代帝王的典型形象是:“一手捧着儒家经典,宣示教化;一手高举法家利剑,厉行专制。”这种帝王的典型始于( )
A.秦始皇 B.汉高祖 C.董仲舒 D.汉武帝
5.(2012•湖南长沙模拟)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中国两千年来改朝换代二十多次,每一个朝代的帝王在方方面面都有兴有革,唯独教育政策一直没变,完全遵循汉武帝以儒为教的政策。”该观点说明在中国古代( )
A.儒家学说始终占据统治地位 B.教育以道德教化为主旋律
C.汉武帝确立了教育的基本内容 D.汉武帝是教育的开创者
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① (前551~前479) ② (前179~前104)
材料二 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两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捧上了独尊地位的原因。
——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
(1)判断材料一中图①的历史人物是谁?其主要贡献有哪些?
(2)材料一中图②历史人物对先秦儒学有哪些创新发展?
(3)赏识图②中人物的皇帝与秦始皇对待儒家的态度有何不同?其本质又有何共同点?
(4)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汉代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
关键字: Tag:高二历史教学设计,高二历史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历史教学设计 - 高二历史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相关文章
- 高中历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 › 高中历史教学计划
- › 高中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导航
- › 高中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五、六单元导与练
- › 高中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习质量检测
- › 高中历史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 › 高中历史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练习 新人教版必...
- › 高中历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 › 高中历史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 › 高中历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 › 高中历史《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3
- › 高中历史 第3课 宋明理学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 › 高中历史 第3课《宋明理学》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中历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中历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中历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中历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