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要记得收藏我们的网址哦(www.5ijcw.com) —— 我爱教程网 。
  • 查资料

当前位置:我爱教程网知识频道教学设计历史教学设计高二历史教学设计必修3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课堂实录» 正文

必修3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课堂实录

[09-29 00:13:02]   来源:http://www.5ijcw.com  高二历史教学设计   阅读:8874

概要: (师生)齐看黑板上学生默写的内容: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民报·发刊词》提出的,民族、民权和民生三大主义。内容要准确。胡适先生说过“一切主义都是某时某地的有心人,对于那时那地的社会需要的救济方法。”那么三民主义的提出反映了哪些社会需要呢?哪位同学起来介绍一下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 (屏显)一、三民主义的形成 1.背景 生7:①政治:民族危机加深;②经济及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③孙中山个人的努力包括1894年创立兴中会,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他积极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师:同组同学起来补充完整。
必修3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课堂实录,标签:高二历史教学设计案例,http://www.5ijcw.com
 

(师生)齐看黑板上学生默写的内容: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民报·发刊词》提出的,民族、民权和民生三大主义。内容要准确。胡适先生说过“一切主义都是某时某地的有心人,对于那时那地的社会需要的救济方法。”那么三民主义的提出反映了哪些社会需要呢?哪位同学起来介绍一下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

 

(屏显)一、三民主义的形成 1.背景

 

生7:①政治:民族危机加深;②经济及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③孙中山个人的努力包括1894年创立兴中会,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他积极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师:同组同学起来补充完整。

 

生8:经济基础是: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www.5ijcw.com

 

师:还有呢?政治方面,中国民族危机严重,孙中山之前的中国人都坐以待毙吗?

 

生:救国方案屡屡碰壁。

 

(屏显)①民族危机加深,不同救国主张屡屡碰壁;②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③兴中会 广州起义失败;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

 

师:哪位同学起来结合史实说明“民族危机加深,不同救国主张屡屡碰壁”。

 

生9: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失败;维新变法失败。

 

师:思路再清晰些,注意“民族危机”、救国主张和屡屡碰壁,我们一起回顾。

 

(屏显)鸦片战争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遭到统治阶层的嘲讽;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半殖民地的程度加深,中国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和“中体西用”,开展洋务运动,最终破产;

 

甲午战后,半殖民地的程度大大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倡导“君主立宪”,发动维新变法,最终失败;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连连看”的游戏,用线将相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生10:(回答)教师(屏显)

 

材料一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创立民国──民权主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关键字: Tag:高二历史教学设计高二历史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历史教学设计 - 高二历史教学设计



上一篇:高中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习质量检测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