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要记得收藏我们的网址哦(www.5ijcw.com) —— 我爱教程网 。
  • 查资料

当前位置:我爱教程网知识频道教学设计数学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说课与反思» 正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说课与反思

[09-28 19:33:50]   来源:http://www.5ijcw.com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阅读:8773

概要:计算训练中,考虑到连加和连减的教学是按教材例题进行标注运算过程的,而第二课时的练习时,已经简化到只让学生写中间数,看数计算的形式。因此,这节课上,绝大部分的孩子能顺势自主计算,为此,我板书的时候只写了中间数,而简化了线条与箭头。在计算训练时,我先让学生计算《课堂作业本》第3题,要求写出中间数,这还是和前两节课的要求一样,看着中间数,学生能比较正确地进行计算。在反馈中,我特意挑选了错误的做法,让学生关注他的错误是怎么引起的,讨论得出第二步的运算符号特别容易看错,是要注意的。第二步,看口算卡片计算。又分了两个层次:第一层,先出示前一半式题,学生想得数,再出示第二步式题,算出得数口答。第二层,直接出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说课与反思,标签: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http://www.5ijcw.com

  计算训练中,考虑到连加和连减的教学是按教材例题进行标注运算过程的,而第二课时的练习时,已经简化到只让学生写中间数,看数计算的形式。因此,这节课上,绝大部分的孩子能顺势自主计算,为此,我板书的时候只写了中间数,而简化了线条与箭头。

  在计算训练时,我先让学生计算《课堂作业本》第3题,要求写出中间数,这还是和前两节课的要求一样,看着中间数,学生能比较正确地进行计算。在反馈中,我特意挑选了错误的做法,让学生关注他的错误是怎么引起的,讨论得出第二步的运算符号特别容易看错,是要注意的。

  第二步,看口算卡片计算。又分了两个层次:第一层,先出示前一半式题,学生想得数,再出示第二步式题,算出得数口答。第二层,直接出示两步式题,指名直接说最后结果,但问学生:“你刚才心里想着几?”

  第三步,练习《课堂作业本》第2题,要求不写中间数,直接口算连线。

  这样一步一步的逐渐提高计算要求,是帮助学生从看着第一步算出的得数计算第二步逐步过渡到将第一步计算的得数记忆在头脑里完成第二步计算,以此逐步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适时的引导与点拨,发展学生的思维

  备课前一直在思考,加减运算的意义在前阶段不断的螺旋上升的课堂教学中,已经比较深入学生的心了,学生对于为什么加?为什么减的意义理解地比较到位了。这节课除了理解加减混合的运算意义和学会计算外,如果没有任何思维上的拓展,课堂是否会变得单薄和缺少活力?我是否可以加入一些新的元素,让学生有所悟、有所获呢?想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试一试,在适当的时机给学生以引领和启发。

  于是就有了课堂上,老师们所看到的情境:“小鱼的数量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先放进2条再拿出3条和先拿出3条再放进2条,过程不一样,最后的结果却都是7呢?”、“7比原来的8怎么样?为什么少了呢?”、“刚才最后的7条比原来少了,你有什么办法让盖子里的鱼多起来呢?”、“现在想想看怎样的情况鱼的数量会变多,什么情况下鱼的数量会变少呢?”…… 学生在猜想、讨论、证实中思维的火花得到了绽放,很多孩子的精彩发言给老师和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这样的拓展只是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种培养和提高,点到为止,不要求人人理解掌握。可能有些孩子理解得比较透彻,可能有些孩子还迷迷糊糊的,都没关系。这只是尝试,有待大家的讨论。
四、课后与个别老师交流后的反思

  课后简单的交流已经让我收获很大,我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丝毫没有上完课的轻松之态。先抛砖引玉,简单地说说,学科组讨论时再细说深讨论,也欢迎大家在博客中跟帖回复讨论。

  1、把静态图改为动态图是否低估了学生

  本来是考虑到直接说静态图会有难度,又缺少趣味性,所以选用了动态图。而在对动态演示过程的表述中,学生的表达困难确实不太大。恰恰学生对静态图的理解反而是比较困难的,是否可以把我课堂上的从易至难的顺向次序进行改变,直接从难(纯静态图或者是半动半静图)入手,让学生把看到的进行合理的想象,再予以表达和演示,这样的过程既可以发展一部分学生,又可以帮助一部分学生。或许尝试一下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2、对加减的运算意义是否可以更突出一些

  上加减混合一课时,学生上一年级才两个月,其中加减运算含义的学习还在起步阶段。虽然前阶段的加法、减法运算意义也是借助了“合”与“分”的动作帮助理解,似乎学生对于这两种运算已经理解比较透彻了。但是如果能再着些重墨,学生会对为什么先加再减或者先减再加理解得更好,特别是后20%的学生。


www.5ijcw.com

  正如我的课上,虽然我设计了“+2表示什么”、“为什么先算加?”“中间数10表示什么?”等一系列的问题理解,但是似乎还不够突出,或者说是远远比不上“为什么先加?”这个问题直接。“为什么先算加?”和“为什么先加?”实质上也是不同的。体现出先把两部分合起来,再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的运算意义。如果再配合上学生的手舞足蹈,效果可能会更好,理解也会更到位。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关键字: Tag: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数学教学设计 -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上一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教案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