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要记得收藏我们的网址哦(www.5ijcw.com) —— 我爱教程网 。
  • 查资料

当前位置:我爱教程网知识频道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高三语文教学设计《逍遥游》教学设计1 人教必修5» 正文

《逍遥游》教学设计1 人教必修5

[09-28 19:27:49]   来源:http://www.5ijcw.com  高三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8149

概要: 四、引导学生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逍遥游是从一个神奇而迷人的故事开始的,鹏鸟海运徙于南冥,需水击三千里,扶摇上天九万里,后乃培风图南。为什么要这样呢?作者先用“野马”、“尘埃”、“生物”以息相吹来说明“风”的作用,再用杯水芥舟来说明“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最后讽刺蜩与学鸠讥笑鹏鸟,自鸣得意的浅薄情态,并用行远更需多备粮的道理来批判蜩与学鸠的浅识。由此引发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观点,进一步以“不知晦朔的
《逍遥游》教学设计1 人教必修5,标签:高三语文教学设计案例,http://www.5ijcw.com

     四、引导学生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逍遥游是从一个神奇而迷人的故事开始的,鹏鸟海运徙于南冥,需水击三千里,扶摇上天九万里,后乃培风图南。为什么要这样呢?作者先用“野马”、“尘埃”、“生物”以息相吹来说明“风”的作用,再用杯水芥舟来说明“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最后讽刺蜩与学鸠讥笑鹏鸟,自鸣得意的浅薄情态,并用行远更需多备粮的道理来批判蜩与学鸠的浅识。由此引发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观点,进一步以“不知晦朔的朝菌”、“不知春秋的蟪蛄”及“大寿的冥灵大椿”、“众人匹之的彭祖”来喻证“小年不如大年”的观点。以斥讥笑大鹏之志来喻证“小知不及大知”的观点。所以,那些才智可担任一官的职守,行为可顺一乡的俗情,德性可投合一国之君的心意而得一国的信任的人,属小知之人,宋荣子犹然笑之。那么,宋荣子、列子就是作者充分肯定的人物吗?不是。他们虽然一个是“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一个是“御风而行,泠然善也,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但是,他们都没有达到无所不可,逍遥自得的境界。在作者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能达到逍遥的境界呢?作者顺理成章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不必有所待(依靠和凭借)便能“乘天地之下,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才能达到逍遥的境界,也就是作者所说的“忘我(物我不分)”的至人和无意于求功的神人和无意于求名的圣人,才能达此境界。

五、讨论课后练习,理清思路。

六、依据思路诵读全。

七、布置作业

1、辩析多义词志、图、名、置、穷的意思。

2、结合课文谈谈你对逍遥至境的认识。


上一页  [1] [2] 


关键字: Tag:高三语文教学设计高三语文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高三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滕王阁序》教学设计 人教必修5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