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要记得收藏我们的网址哦(www.5ijcw.com) —— 我爱教程网 。
  • 查资料

当前位置:我爱教程网知识频道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高三语文教学设计高考诗歌鉴赏解题先误例谈» 正文

高考诗歌鉴赏解题先误例谈

[09-28 19:27:15]   来源:http://www.5ijcw.com  高三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8983

概要:不能联系全诗,片面答题 例1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 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 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 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这首诗是苏轼贬谪黄州后所作,题目中的“东坡”既是他劳动与生活的处所,也是他的“号”的来源。荦确:山石大而多的样子。 很多评论者都认为,“雨洗东坡月色清”一句中的“清”字用得极好,你的看法如何?请具体说说你的理由。 缺陷答案:他既写出了月光之洁白、月夜之清静,又写出了诗
高考诗歌鉴赏解题先误例谈,标签:高三语文教学设计案例,http://www.5ijcw.com

不能联系全诗,片面答题
    例1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  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
    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
    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这首诗是苏轼贬谪黄州后所作,题目中的“东坡”既是他劳动与生活的处所,也是他的“号”的来源。荦确:山石大而多的样子。
    很多评论者都认为,“雨洗东坡月色清”一句中的“清”字用得极好,你的看法如何?请具体说说你的理由。
    缺陷答案:他既写出了月光之洁白、月夜之清静,又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清冷。
    缺陷分析:这个答案的可取之处是看到了“清”不仅指客观的景,也映射诗人主观情感这一层,但它显然只注意到了“雨”和“清”的一般意义,就从经验出发(而不是从诗歌本身出发)武断地得出了诗人心情孤寂、凄冷的结论。其实只要考生注意三、四句中的“莫嫌”和“自爱”这些关键词,再联系雨洗月清后东坡清朗澄澈的意境及注解中的说明,是很容易理解到诗中“清”不仅指景物清新宜人,也应指心情的清净恬淡这一层的。着眼全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这个答案的另一缺陷是过于笼统,没有考虑到题目中所说的“请具体说说你的理由”这一要求。如果考生注意到了“具体”,自觉地去联系全诗,也许就不会得出这样的缺陷答案了。
    参考答案:这首诗里的“清”字既写出了月色和地面景物,又写出了心情,情景交融,的确很好。一场雨后,天空和地面都很洁净,月光透过无尘的碧空,倾泻在珠水晶莹的万物之上,显出一澄明清朗的境界,这是写景;诗人虽然被贬黄州,仕途坎坷,但随遇而安,开朗乐观,心净无尘,这是写情。二者和谐统一。
    二、 不能知人论世,架空分析
    例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  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注:涧户、山楹:指普通人家。涧户,涧边的人家。山楹,就是山岩凿成的房屋。
    诗人笔下的“风”是个什么样子的形象?请试作具体说明。
    缺陷答案:诗人描写的是一位喜欢往返于山水田园、寻常人家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快乐他人的隐士形象。“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风出没于寻常人家,表明它追求的是闲适安乐的生活;“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风在日落了山水也静了时,吹动松树发出一阵阵松涛,使夜不沉寂,表明了它的情意。诗人所咏之风,正是诗人自身形象的写照。
    缺陷分析:这个答案的可取之处是先概括再具体,层次清楚。但说风是一个隐士形象就有点架空分析了。教材中有《滕王阁序》,考生对王勃应该不陌生,他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怎么会成隐士呢?如能知人论世,这样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参考答案:诗人笔下的风是一个不知疲倦、不辞辛苦的奉献者和“有情”人形象。它使山林清爽,它驱散烟雾,并且在日落山静的时候,为人们吹响松涛,奏起大自然的乐章。
    三、 只及一点,答题不周
    例3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水调子,水调歌。
    1.第一句写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1] [2] [3]  下一页


关键字: Tag:高三语文教学设计高三语文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高三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解题先误例谈》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