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要记得收藏我们的网址哦(www.5ijcw.com) —— 我爱教程网 。
  • 查资料

当前位置:我爱教程网知识频道教学设计地理教学设计高一地理教学设计高中地理 2.2 气压带和风带 第1课时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 正文

高中地理 2.2 气压带和风带 第1课时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

[09-29 00:21:34]   来源:http://www.5ijcw.com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   阅读:8997

概要: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D.副极地低气 压带和东北风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冰岛位于北极圈附近,该地附近有副极地低气压带;同时冰岛位于欧洲的西北部,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必然受到西风的影响。图示所在国家每年春天都会吹起令人烦恼的“五旬风”,来自南方的风向北方吹,长达两个月。读图,完成9~11题。9.“五旬风”最可能的风向是()A.东北信风 B.东南信风C.西南风 D.西北风10.该区的“五旬风”可能来自()A.撒哈拉沙漠 B.苏丹草原C.纳赛尔水库
高中地理 2.2 气压带和风带 第1课时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标签:高一地理教学设计案例,http://www.5ijcw.com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
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
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
D.副极地低气 压带和东北风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冰岛位于北极圈附近,该地附近有副极地低气压带;同时冰岛位于欧洲的西北部,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必然受到西风的影响。
图示所在国家每年春天都会吹起令人烦恼的“五旬风”,来自南方的风向北方吹,长达两个月。读图,完成9~11题。

9.“五旬风”最可能的风向是(  )
A.东北信风 B.东南信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10.该区的“五旬风”可能来自(  )
A.撒哈拉沙漠 B.苏丹草原
C.纳赛尔水库 D.东非高原
11.“五旬风”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大量 降水 B.沙尘暴
C.台风 D.寒潮
解析:图示国 家为埃及,根据纬度判断,受副高控制。该地受来自撒哈拉沙漠的西风带影响,容易形成沙尘暴。
答案:9.C 10.A 11.B
下图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完成12~13题。

12.该日,北半球正处于(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3.①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为(  )
A.下沉,干热
B.上升,湿热
C.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
D.由低纬流向高纬,暖湿
解析:首先根据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确定,①为赤道低气压带,②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③为盛行西风带。第12题,图中显示②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整体南移,说明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为冬季。第13题,①带为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性质湿热。
答案:12.D 13 .B
二、综合题
14.读南半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www.5ijcw.com
(1)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A.此时北极附近出现了极昼
B.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C.南亚吹偏南风
D.常有寒潮天气影响我国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气压带的名称:
A________,B__ ______,C_____ ___。
B、C之间的风带的风向为________风。
(3)此时A、B、C、D中________点最干热;最湿热的是________点;气压较低的是________、________两点;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两点。
解析:本题以立体的部分三圈环流剖面图,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其季节移动规律。第(1)题,从图中信息可知,赤道低气压带的中心纬线以南移至南纬5°~10°之间,所以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冬季。第(2)题,结合各点所处的纬度位置,可判断出各气压带、风带的名称。第(3)题,全球的七个气压带中,最湿热的是赤道低气压带、干热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干冷的为极地高气压带、湿冷的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答案:(1)BD (2)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西北 (3)B A A C B D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从2011年7月29日开始,我国大部地区遭遇热浪高温天气,高温范围达今年以来最大。气候专家指出,当前这种高温现象的成因复杂,是多种气候和气象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单独把高温现象与全球变暖直接联系起来,与大气环流中的 副热带高气压也有很大的关系。在西北太平洋上空的副热带高压叫做“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平洋副高西部夏季会伸入中国内陆,一旦持续时间过长就会导致高温干旱天气。
材料2:图1表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图2表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运动。

(1)图1表示________(南/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其中________(填序号)是可能影响此次我国遭受高温天气的原因。
(2)在图2中画出B所在风带的风向。
(3)说出图2中甲、乙两图气压带位置的差异及成因。
(4)图1中⑥气流来自________气压带,说出⑥气流与⑦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的原因及形成的锋面名称。
解析:第(1)题,极地附近为高气压带,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辐散,应为北半球;此次高温与副热带高气压带密切相关,对应图中②。第(2)题,B所在风带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第(3)题,全球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
节变化而南北移动,与二分日相比,位置大致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第(4)题,图1中⑥气流来自低纬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暖而轻;⑦气流来自高纬度,冷而重,相遇形成极锋。
答案:(1)北 ② (2)画图略。(提示:B所在风带的风向为东北风)  (3)甲图气压带位置比乙图偏北,原因是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或回归运动),导 致气压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季节运动。  (4)副热带高 ⑥气流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⑦气流,被迫抬升形成极锋。


上一页  [1] [2] 


关键字: Tag:高一地理教学设计高一地理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地理教学设计 -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



上一篇:高中地理 2.2 气压带和风带 第2课时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2.2 气压带和风带 第1课时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