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要记得收藏我们的网址哦(www.5ijcw.com) —— 我爱教程网 。
  • 查资料

当前位置:我爱教程网知识频道教学设计历史教学设计九年级历史教学设计初三历史专题复习----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正文

初三历史专题复习----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09-29 00:06:39]   来源:http://www.5ijcw.com  九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阅读:8842

概要:课本知识链接: 1.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①兴中会的成立:1894年11月,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 ②同盟会的成立:1905年,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于8月在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影响: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大大推动了全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2.辛亥革命(资
初三历史专题复习----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标签:九年级历史教学设计案例,http://www.5ijcw.com
课本知识链接:   1.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①兴中会的成立:1894年11月,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   ②同盟会的成立:1905年,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于8月在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影响: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大大推动了全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2.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①背景:国际(《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②代表人物:孙中山、宋教仁、黄兴等。   ③主张:民族、民权、民主,三民主义为纲领,试图以革命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⑤失败标志: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败因:主观是资产阶级软弱妥协性;客观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⑥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它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启示: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   3.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成立兴中会;建立中国同盟会,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最大功绩);建立中华民国;推翻清政府统治;颁布《临时约法》;创建黄埔军校;发起国民革命运动。   4.国共两次合作   国共第一次合作:孙中山实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   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5.海峡两岸的交往   (1)邓小平解决台湾问题构想:“一国两制”。   (2)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   (4)台湾成立海基会,大陆成立海协会两个民间团体。   (5)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共识;1993年,汪辜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   (6)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7)2000年3月以来,台湾当局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重申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训练提高:   一、填空   1.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的革命团体是              2.大大推动了全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发展的事件是      年孙中山创建的我国统一的革命组织                                   3.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            ,恢复中华,建立民国,                4.同盟会的机关报是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5.1905年,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                            

[1] [2] [3]  下一页


关键字: Tag:九年级历史教学设计九年级历史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历史教学设计 - 九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上一篇:初中历史专题复习----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