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导学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在一件关系种拂生死福祸的事情上帮了大忙,所以种拂要举荐刘翊为孝廉,但刘翊推辞了,正直的他耻于利用这种事来获取功名。
B.后来发生战乱,当地的郡县发生饥荒,刘翊努力救济那些缺粮断粮的人,靠他而活下来的有几百人之多。
C.见人有难,能够没有私心,倾其所有予以帮助救济,即使失去性命也在所不惜,诠释了我们神传文化中讲的“舍生取义”。
D.刘翊坚守自己的志向,而不喜欢让人知道,不沽名钓誉,一直不肯接受朝廷的任命,表现了高尚的道德操守。
翻译
(1)程氏贵盛,在帝左右,不听则恐见怨,与之则夺民利,为之奈何?
译文:
(2)又逢知故困馁于路,不忍委去,因杀所驾牛,以救其乏。
译文:
课后案
一、素材积累
白居易的乐府诗
白居易对于诗歌的见解形成于元和初年,强调的是诗歌的政治与社会功能,即《与元九书》中所说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而最终的目的,是要借此帮助国君实现良善的政治秩序与良善的社会风俗。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大体上是汉儒诗说的推衍,没有多少新的创见。从其消极意义来说,他完全从对于政治与教化的作用来看待诗歌的功能,使之处于从属性和工具性的地位,而忽视了诗歌自由抒情的意义,以及它的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对诗歌加上了严厉的限制。
白居易最为人称道的是主要创作于元和初至元和四年的《秦中吟》及《新乐府》五十首等他标为“讽喻”一类的诗歌。这些诗歌从总体上来说,都是作者关怀现实政治、关怀社会问题,企图对其所认为的不良现象加以纠正的产物,但具体分析,却有所不同。
首先,他描述了这个时代中最尖锐的贫富不均现象和下层百姓在各种剥削勒索下艰难挣扎的悲惨状况。
其次,白居易还注意到边疆无休止的战争导致千万百姓无辜丧生。除了上述两大主题,白居易的乐府诗所涉及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还有许多。他揭露了官吏昏庸无能,将帅骄横无勇,借君国之名义而饱一己之私;他批评宫中幽禁了无数宫女,要求皇帝将他们释放;他还批评求仙之虚妄,佛寺的繁多,希望君主采取措施来干预……,这些都切中了时弊。
如果与杜甫的同类诗相比较,可以看到,在抨击现实的尖锐性方面,白居易并不比杜甫逊色。但从诗歌艺术来说,杜甫的诗大都是实际生活体验的产物,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而白居易的诗则有明确的服务于政治的目的,当这种目的与他的实际生活感受能够密切结合而蕴涵着热情时,一部分作品也写得很感人,尤其像《新丰折臂翁》等可以说是很优秀的,这种诗在元稹那里是看不到的。但也有一部分作品却和元稹的同类诗差不多,说教气味很重,读起来索然无趣。
www.5ijcw.com 由于文学思想和人格上的致命弱点,白居易的新乐府创作,是把政治目的、社会功利放在第一位;所谓“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首先是“为君”而作。这不仅在写作立场上造成自我限定,而且当君主并不支持这种创作时,他也必然感到缺乏动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关键字: Tag:高三语文教学设计,高三语文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高三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滕王阁序》学案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相关文章
-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
- ›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
- ›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
- › 《归去来兮辞》教案设计7-人教必修五
- › 《归去来兮辞》教案设计6-人教必修五
- › 《归去来兮辞》教案设计5-人教必修五
- › 《归去来兮辞》教案设计4-人教必修五
- › 《归去来兮辞》教案设计3-人教必修五
- › 《归去来兮辞》教案设计2-人教必修五
- › 《归去来兮辞》教学实录1-人教必修五
- › 《归去来兮辞》教案设计1-人教必修五
- ›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归去来兮辞》导学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归去来兮辞》导学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归去来兮辞》导学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归去来兮辞》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