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梧州分校2017年暑期“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1 www.5ijcw.com
教案)养殖、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种植等技术,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前提。
5、环境保护
农村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也有义务为农村的环境保护出谋划策。我们通过图片展示,资料宣传等形式,使广大农民了解了农村由于乡镇工业污染、畜禽粪便污染、化肥、农药以及地膜污染、农作物秸秆焚烧或废弃污染造成的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影响农业生产问题,使广大农民自觉走上保护环境、生态农业、绿色食品的轨道上来。
6、关注灾区教育,为灾区教育献爱心
教育始终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关注农村教育、关注灾区教育是每个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通过开设兴趣班,赠送学习用品、扶助特困学生等形式,培养了农村儿童各方面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解决了他们学习中存在的不少问题,为灾区教育奉献爱心。
7、社会调查
把社会调查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本着从农民个体行为的视角出发,观察和记录农民所经历的各种选择及其经济后果,并反映影响决策的自然和制度环境,本次“三下乡”活动的社会调查涉及了“三农问题”的一些方面:家庭收支情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医疗卫生、教育、家庭观念等。调查活动使同学们真正深入基层、贴近农村、了解国情,激发他们的理性思维,珍惜和把握时代发展为当代青年学生创造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舞台,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使命感。
8、社会实践再现西分学子形象
根据太平镇遭受水灾,大片民房倒塌,需要劳动力的实际情况,我们把本次“三下乡”活动的重点放在服务灾后重建。在炎炎的烈日下,在37度的高温下,同学们无怨无悔的工作在被洪水肆虐过的废墟堆中,用双手抬走了一根根木头、一块块木板、一片片瓦片,平整了一块块土地,搭起了一座座简易的小房子。手被木头上的钉子划破了,也顾不上去找医生包扎,没水喝了宁愿渴着也不愿喝热心的灾民送来的粥水。看着老态龙钟的应该在家享福的老人驼着背,步履蹒跚的为同学们送粥送水,更加激起了同学们为灾区人民服务的决心。面对灾民由于激动而颤抖的双手,由于高兴而流下的泪水,同学们感觉到的不是疲惫,而是一种安慰,一种劳动成果被人认可的喜悦,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
连续在高温下大强度劳动,同学们的身体开始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同学中暑了,有的同学身体过敏了,有的同学拉肚子了,但没有一个人临阵脱逃,继续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面对同学们这种视灾后重建为己任的精神,我们作为带队老师也为之感动,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量改善同学的饮食,每天安排人员煮绿豆水给同学们降温,买水果给同学们消暑,保证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在此要特别感谢学校党委没有忘记在乡下服务的同学们,在最需要西瓜消暑而又买不到西瓜的时候,派专人专车从梧州买了100多斤西瓜到藤县慰问同学们,更加鼓舞了同学们的士气。
三、继承传统、求实创新、特色明显
1、策划精心、组织严密、领导关怀
领导重视是本次“三下乡”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群众支持是本次“三下乡”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良好的队员的素质是本次“三下乡”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精心策划、严密组织是本次“三下”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从考察实践地点的灾情民到初步活动内容的确定;从号召青年志愿者到挑选青年自愿者;从借鉴经验到各专业老师反复的论证最后确定方案历时两个月。采用“志愿报名,严格筛选、专业老师带队、分工合作”的形式,从400多名青年志愿者中挑选出学生40名,教师6名,组成了20xx年广西大学梧州分校“三下乡”服务团。另外,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校领导给予高度的重视及大力的支持,从整个活动的开始到活动的结束,始终关注着活动的进程,学校的态度是“要人给人,要钱给钱”,为本次“三下乡”活动在各方面提供了前提。
2、丰富的生活是同学们身心健康的有力保障
在
工作之余,我们为同学们安排丰富的生活,通过开会交流心得体会;集中观看洪水光盘、电视;篮球友谊赛等多种形式,即丰富了同学们生活,使他们尽快的走出疲劳,继续参加工作;也减少了由于过晚外出而带来的安全隐患,为参加本次活动同学们的身心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将“三下乡”的各项活动与灾后重建,构建和谐社会相联系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在反复考察藤县太平镇灾情民情、和藤县团县委反复交换意见的基础上才确定活动方案。活动的各项内容紧密的围绕活动主题,较能切合当地实际情况,把“三下乡”的各项活动与灾后重建、构建和谐社会联系起来,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4、将“三下乡”与扶贫救困相结合
在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以帮助弱势人群为主,调查农村教育的现状,并征得学校党委同意,在藤县团县委支持下,我们确定了10名品学兼优而又经济困难的小学学生作为长期扶持对象。将短期活动与长期效应相联系,取得良好的效果。
5、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本次“三下乡”的影响力
为了扩大本次活动的影响力和社会效应,我们通过网络、报刊、新闻媒体及相关单位宣传本次活动,得到了我校及我校各部门、梧州市团市委、梧州电视台、西江都市报、红豆社区、藤县团县委、藤县电视台、太平镇镇政府、太平镇镇团委、太平镇文化站等单位及部门的广泛关注,充分展现了西分学子风采,为我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为期8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目睹了自然灾害的残忍,在炎炎烈日下用汗水、伤病和满腔热情体验了农村生活,感受了民风的淳朴以及在灾难面前灾民团结一致重建家园的决心,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建立了团结协作的友谊,发扬了西分学子在人民需要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吃苦耐劳的精神。本次“三下乡”活动中,共计发放宣传资料20xx份,赠送书法、绘画学习用品50套,维修小家电100多件,发放调查问卷150多份,服务健安、新雅两个村5个小组,服务灾民150多户,服务人次2200余人,收到感谢信两封、锦旗一面,顺利的完成了既定的“锻炼自身、提高素质、服务灾区、宣传学校、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成功的完成了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共青团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委员会
20xx年八月十日
关键字: Tag: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工作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2017年暑期“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相关文章
-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2017年暑期“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 ›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2017年暑期“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 › 模范检讨书-广西大学
- › 最新广西大学大学生入党自传范本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广西大学梧州分校2017年暑期“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广西大学梧州分校2017年暑期“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广西大学梧州分校2017年暑期“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广西大学梧州分校2017年暑期“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