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要记得收藏我们的网址哦(www.5ijcw.com) —— 我爱教程网 。
  • 查资料

当前位置:我爱教程网知识频道教学设计地理教学设计高二地理教学设计高中地理 1.1《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5» 正文

高中地理 1.1《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5

[09-29 00:23:41]   来源:http://www.5ijcw.com  高二地理教学设计   阅读:8864

概要:火山喷发、地震_________________,水灾________________,热带风暴________________。(2)表中四种灾害所造成的灾情不同,影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热带风暴造成的伤亡人数最多的原因是什么?、解析:自然灾害孕育于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地球表层环境中,第(1)题的各种灾害涉及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三个圈层。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取决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受灾体三者的共同作用。表中涉及的四种灾害所造成的灾情不同,影响的主要因素是致灾因子。热带风暴造成的伤亡人数最多与热带风暴易发生的位置有关。答案:(1)岩石圈 水圈 大气圈(2)致灾因子强度。
高中地理 1.1《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5,标签:高二地理教学设计案例,http://www.5ijcw.com
火山喷发、地震_________________,水灾________________,热带风暴________________。
(2)表中四种灾害所造成的灾情不同,影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热带风暴造成的伤亡人数最多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自然灾害孕育于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地球表层环境中,第(1)题的各种灾害涉及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三个圈层。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取决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受灾体三者的共同作用。表中涉及的四种灾害所造成的灾情不同,影响的主要因素是致灾因子。热带风暴造成的伤亡人数最多与热带风暴易发生的位置有关。
答案:(1)岩石圈 水圈 大气圈
(2)致灾因子强度。
(3)受热带风暴影响的地区多为人口稠密、经济密度大的中、低纬度沿海地区,且这些地区热带风暴发生的频率高。
我综合 我发展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据此完成11—13题。
11.自然灾害的诱因是( )
A.自然异变 B.地球表层
C.人员伤亡 D.自然现象
12.承受自然灾害的客体是( )
A.自然异常变化 B.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
C.自然灾害本身 D.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水圈
13.下列现象或事件中,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①酸雨危害生物体 ②喜马拉雅山无人区的雪崩 ③唐山大地震 ④印度洋地震海啸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13.解析:酸雨是人为原因引起的;喜马拉雅山无人区的雪崩,没有承受灾害的客体;唐山大地震和印度洋地震海啸,既有以自然异变作为诱因,又有受灾体,所以属于自然灾害。
答案:11.A 12.B 13.B
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通常以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为衡量标准,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与环境破坏等。据此完成14—18题。
14.自然灾害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
A.对人类生理、心理的损害 B.财产损失


www.5ijcw.com C.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D.停工停产、交通通信中断
15.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可能是( )
①干旱 ②洪涝 ③地震 ④风暴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不同的自然灾害各有其一定的受灾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干旱的主要受灾对象为农作物及农田
B.地震的主要受灾对象为农作物及农田
C.风暴潮的主要受灾对象是工程建筑
D.洪水的主要受灾对象是工程建筑
17.通信系统、供电系统、交通系统等生命线工程,易受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多受________________等受灾方式的损害( )
A.地震、洪涝、滑坡、泥石流、风暴潮;变形、开裂、沉陷、淤埋、泄漏
B.洪涝、干旱、冻害、风暴、病虫害;浸泡、缺水、冷冻、雹砸、虫食
C.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台风;浸泡、淤埋、腐蚀
D.地震、洪水、滑坡、泥石流、风暴潮;变形、震塌、沉陷、毁坏
18.自然灾害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的灾情相对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灾情来说,具有( )
A.滞后性、隐蔽性、广泛性和深远性
B.超前性、显著性、广泛性和深远性
C.滞后性、隐蔽性、狭窄性和暂时性
D.滞后性、显著性、广泛性和暂时性
14—18.解析:在各种受灾体中,对人类生理、心理的损害是自然灾害产生的最严重的后果。灾情指标中包括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等几项,主要指农作物受到的损失,其灾害应是洪涝和干旱;不同的自然灾害各有其一定的受灾体,干旱和洪涝的主要受灾体是农作物和农田,风暴潮的主要受灾体是农作物、船只以及海水养殖业等;地震的主要受灾体是房屋等工程建筑。通信系统、供电系统、交通系统等受地质灾害危害比较明显。自然灾害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的灾情具有滞后性、隐蔽性、广泛性和深远性。
答案:14.A 15.A 16.A 17.A 18.A
19.读“鄂尔多斯高原和黄土高原森林的历史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C三种图例表示鄂尔多斯高原和黄土高原地区森林和沙漠的分布状况,其中表示现代森林分布的是_________________,表示沙漠分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森林从总体上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可再生或非可再生)资源;根据资源的利用类型和状况,森林、沙漠属于_________________资源。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关键字: Tag:高二地理教学设计高二地理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地理教学设计 - 高二地理教学设计



上一篇:高中地理 1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 1.1《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5》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