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跨膜运输及其实例
概要:+-K+泵或Na+-K+ATP酶。这种泵(酶)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Na+-K+泵对于维持动物细胞的渗透压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图4 Na+-K+ATP酶转运 Na+和K+的模式图这种泵在运转Na+和K+时具有以下特点(见图4):(1)与Na+结合的位点位于质膜内侧,与K+结合的位点位于质膜外侧;(2)当Na+与其位点结合时就激活了酶体,将ATP水解,此时其中的一个磷酸与载体蛋白结合,这就是载体的磷酸化过程。当K+与其位点结合时也会激活酶体,将与载体蛋
物质的跨膜运输及其实例,标签:高二生物教学设计案例,http://www.5ijcw.com
+-K+泵或Na+-K+ATP酶。这种泵(酶)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Na+-K+泵对于维持动物细胞的渗透压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
这种泵在运转Na+和K+时具有以下特点(见图4):(1)与Na+结合的位点位于质膜内侧,与K+结合的位点位于质膜外侧;(2)当Na+与其位点结合时就激活了酶体,将ATP水解,此时其中的一个磷酸与载体蛋白结合,这就是载体的磷酸化过程。当K+与其位点结合时也会激活酶体,将与载体蛋白结合的磷酸去掉,这就是载体的去磷酸化过程;(3)载体的磷酸化过程和去磷酸化过程会导致载体蛋白的构象发生变化,同时也会导致离子与载体的亲和力发生改变,Na+由膜内的强逐渐转弱,从而泵出膜外,K+由膜外的强逐渐转弱,从而泵出膜外。
www.5ijcw.com
这种运输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泵进和泵出的过程中,每一步骤都取决于前一个步骤的完成,如果一个步骤受到阻碍,泵就无法发挥其功能。例如,乌本苷能与Na+-K+泵结合,抑制Na+的泵出,受其影响,K+也无法泵入,此时,也可以避免ATP的无效水解。 除Na+-K+泵外,运输Ca2+的载体也是一种泵,是一种ATP酶,在泵的运输过程中,发生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过程。 2. 协同运输 与ATP—驱动泵不同,葡萄糖和氨基酸的主动运输不直接消耗ATP水解提供的能量,而是借助于Na+-K+泵排出的Na+所产生的电化学梯度使物质进入细胞,具体过程见图5:

图5 葡萄糖和Na+的协同运输模式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运载葡萄糖的载体有两个结合位点,这两个位点都位于膜的外侧,它们分别与葡萄糖和Na+结合,由于Na+-K+泵的作用,使得Na+在膜外的浓度高于膜内,这样就形成了浓度梯度(电化学梯度),借助于Na+的浓度梯度(电化学梯度)的作用,载体蛋白的构象发生变化,葡萄糖分子由膜外的低浓度环境进入膜内的高浓度环境,因此,这种运输也称为伴随运输。 这种伴随运载发生时需要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浓度梯度,Na+是顺浓度梯度,而葡萄糖分子是逆浓度梯度。理解这种运输不能简单地认为不需要ATP提供的能量,首先Na+的顺浓度梯度(电化学梯度)就具有势能,而这种势能又是Na+-K+泵消耗ATP造成的,因此,这种运输也属于主动运输。二是不同的物质对载体不同部位的亲和力,简单地说,Na
关键字: Tag:高二生物教学设计,高二生物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生物教学设计 - 高二生物教学设计
《物质的跨膜运输及其实例》相关文章
- 物质的跨膜运输及其实例
- › 物质的跨膜运输及其实例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物质的跨膜运输及其实例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物质的跨膜运输及其实例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物质的跨膜运输及其实例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物质的跨膜运输及其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