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地理精析精练:交通与地域联系
概要: 11.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须克服的难题有( )www.5ijcw.com A.风浪干扰、海底浅层沼气威胁、海水腐蚀 B.黑暗、低温、高压、缺氧 C.海冰的巨大破坏力 D.海水的浮力对桥墩稳定性的影响 12.杭州湾跨海大桥采用S型设计(如右图),使桥梁与航道水流保持基本垂直。这一设计思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海啸 B.赤潮 C.潮汐 D.寒潮 13.对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直接沟通了环渤海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 B.可有效降低海潮对杭州湾内侧的冲
2017届高三地理精析精练:交通与地域联系,标签:高三地理教学设计案例,http://www.5ijcw.com
11.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须克服的难题有( )
www.5ijcw.com A.风浪干扰、海底浅层沼气威胁、海水腐蚀 B.黑暗、低温、高压、缺氧 C.海冰的巨大破坏力 D.海水的浮力对桥墩稳定性的影响 12.杭州湾跨海大桥采用S型设计(如右图),使桥梁与航道水流保持基本垂直。这一设计思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海啸 B.赤潮 C.潮汐 D.寒潮 13.对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直接沟通了环渤海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 B.可有效降低海潮对杭州湾内侧的冲蚀 C.缩短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 D.便于杭州湾船舶货物的装卸 【解析】11.海水具有腐蚀性,且表层风浪的干扰性较大,因此要保证桥梁的安全,跨海桥梁建设应克服这些问题。 12.赤潮为水体污染现象,寒潮属于气象灾害,海啸属于海底地震或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特殊的巨大海浪。潮汐是经常存在的海水运动形式。 13.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车,缩短了宁波至上海之间的陆路距离,直接沟通了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 【答案】:11.A 12.C 13.C 14.在当前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提出经济刺激计划,拿出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包括交通设施建设,你认为,在现阶段,这些资金最主要的用途是( ) A.铁路和公路建设 B.机场和管道建设 C.机场和港口建设 D.铁路和港口建设 【解析】铁路和公路是当代中国最主要、发展最快的运输方式,因此,交通设施建设最主要的是铁路和公路建设。换成别的角度思考,公路与铁路建设投资大,能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亦可取。 【答案】14.A 15.中国谋建中缅石油管线:从中国云南省的昆明,经过缅甸的瑞丽、曼德勒直至实兑港的线路。这样,来自中东的石油便可以在到达实兑港后,经过陆路运到中国(如右图)。据学者估算,这条管线需20亿美元的投资。

关键字: Tag:高三地理教学设计,高三地理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地理教学设计 - 高三地理教学设计
《2017届高三地理精析精练:交通与地域联系》相关文章
- 2017届高三地理精析精练:交通与地域联系
- › 2017学年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
- › 2017学年信息技术工作总结
- › 2017信息技术教师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 › 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网络维修中心工作述职
- › 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 2017年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 › 2017年度电教工作计划
- › 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 › 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研组工作计划
- › 2017学年第一学期通用技术教研组工作计划
- › 2017学年第一学期通用技术备课组工作计划
- › 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届高三地理精析精练:交通与地域联系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届高三地理精析精练:交通与地域联系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届高三地理精析精练:交通与地域联系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届高三地理精析精练:交通与地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