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工与菜肴质量关系
另外,在实践中还有一种现象,即使是同一原料,同一形状,同一烹调方法,但只是刀工(成形)方法不同,那成品质地也有差异。如,用擦菜板擦出的土豆丝和刀切出的土豆丝相比较,同样炒制,那前者质地软面,而后者质地爽利。
五、刀工与菜肴营养关系
菜肴的营养源于原料,而原科形状如何又会影响着菜肴的营养价值。从营养角度讲,大致可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类。
纵观所有烹饪原料,植物含水溶性营养素多些,为了保护营养素,我们提倡先洗后切,而决不允许先切后洗;动物含脂溶性营养素多些,为了保护营养素,切后可将原科进行着粉、挂糊、上浆等表面技术处理。不论什么原料,刀王后的形状越大越利于保护营养素,而刀工后的形状越小越容易损失营养素。这里,我们以沸煮蔬菜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同样的蔬菜,同样的沸煮,若切大块,则VC损失22%-23%,蛋白质损失2%-8%,糖类损失9%-35%;若切小块,则VC损失32%-50%,蛋白质损失14%-22%,糖类损失19%-35%。
六、刀工与菜肴芡口关系
凡经刀工的原料都具有一定形状。
实践中,有很多菜肴在烹调结束前要进行勾芡,而勾芡前则必须考虑原料性质如何、形状怎样以及成品质量要求等多种因素。这里主要探究一下刀工后的原料形状与芡口之间的关系。按照烹调要求和人们口感的需要,原料形状越大的菜肴,其芡口越浓,汁多而稠。
七、刀工与菜肴汤汁关系
我们在前文已经将菜肴暂划分为无汁、少汁、多汁和纯汁4个类型,下面分述刀工与各类菜肴汤汁关系。
无汁菜肴,如“酱肉”、“卤肝”、“烧鸡”等。此类菜肴食用时虽无汁,但烹调时汤汁甚多,是原料数量的几倍或十几倍。只是提醒大家一句:原料形状越大,添汤汁越多,一定防止加热时间太长爆干汤汁而影响成品质量。
少汁菜肴,如“宫爆肉丁”、“滑炒肉丝”等。此类菜肴汤汁只占主辅料的20%左右,比较讲究原料的刀工,肉丁大小均匀,肉丝粗细一致,这样利于原料在有限的汤汁内快速成熟为成品。
多汁菜肴,如“清炖羊肉”、“牛肉炖番茄”等。此类菜肴汤汁与原料数量持平,或多于原料。原料刀工时形状稍大,相对也较为粗糙。羊肉、牛肉本身含水量较少,且属不良传热导体,不易成熟,故应多些添汤,以利较长时间烹调成肴。
纯汁菜肴。原料刀工情况大致为两种。要么原料块切得粗大,只喝汤,不食“菜”,如“鸡汤”、“猪蹄汤”等。这些形状粗大,且又是不易成熟的原料,在烹调时要多添汤,多烧火,使其营养成分充分分解、乳化、融合,达到汤汁乳浓醇厚,味鲜怡人。要么原料形状切得细小,不仅喝汤,而且吃“菜”,如,“瓜丝虾仁汤”,“紫菜火腿汤”等。对于切得细小,且又是易熟的原料,在烹调时要多用鲜汤,烧开后,原料于汤中一氽即成,使汤汁清香可口,润喉宽肠。
关键字: Tag:酒店厨房管理,厨房管理制度,酒店厨房管理制度,酒店餐饮管理 - 酒店厨房管理
上一篇:菜点盛器的运用
《刀工与菜肴质量关系》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 · 中餐厨房岗位职责
- · 切配领班岗位职责
- · 厨房岗位责任制
- · 杂 工 岗 位 职 责
- · 凉 菜 岗 位 职 责
- · 中餐厅服务员岗位职责
- · 中餐大厨岗位职责
- · 中餐总厨岗位职责
- · 腌制岗位职责
- · 切割岗位职责
推荐热门
- · 厨房管理“五常法”心得几“箩筐”
- · 厨师长的菜单艺术
- · 厨房管理五常法实施(1)
- · 厨政管理策略
- · 菜点质量控制
- · 厨房管理八项注意
- · 点菜组组长岗位责任
- · 厨师长——技术性管理者
- · 酒店后厨管理
- · 厨房岗位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