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之光”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资土学院02级采矿工程班赴山东沂蒙老区考察团
四、基础设施的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保证
农村的基础设施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基本条件。改善农村交通、通讯、供电状况和农民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既要注意“点”,又要注意“面”。既要保证集镇和中心村的重点区域建设,做到通往集镇和中心村庄的道路硬化,又要力争绝大多数自然村都通车通电通话。电力设施的建设,则应力争做到农村与城市同网同价,对部分贫困落后地区予以适当照顾。要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力度,增强农业的抗灾能力,降低农民的生产风险。此次沂蒙之行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山东的道路建设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省道、县道修的比国道要好,这在全国是不多见的。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注了强劲的动力,既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为招商引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农业税减免后地方政府的财政问题
要减轻农民负担,减税是一大途径,取消农业税是解决农民负担重的最好出路。众所周知,农业税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减免农业税无疑会给当地政府带来很大的财政压力,怎么样缓解中央和地方财政压力,这是现阶段解决减免农业1 www.5ijcw.com
税问题首先面对的问题。取消农业税,中央和省级政府会加 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这样就不会对基层工作产生太大影响。另一方面必须精简县乡机。在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税在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取消不取消农业税是无所谓的。而在中西部地区,总体上经济不发达,农业税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取消起来很困难。我们认为农民减负的根本在于减官,而这恰恰是取消农业税后,我国各级政府必须直面和想办法解决的问题。当前农民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是官多。行政机构的无限膨胀,财政供养人员的无限增长,不仅“吃掉”了农村改革的众多成果,而且给推进农村改革设置了障碍阻力。所以要实现我国农村政策改革,保证农业税减免后仍能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职能作用,这就要“精兵简政”,兵不在多而在精,官不在多而在勤。去除多余的行政机构,裁去多余的政府人员,不仅可以大大节约财政开支,也会提高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对中国现阶段的“三农”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发现基层政府在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我觉得不虚此行。在考察过程中,大家到田间地头,与农民促膝交谈,了解到他们的真实想法,真正的拉近了我们和农民之间的距离。在社会实践后的交流座谈中大家普遍感到"提高了觉悟,学得了知识,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能力,增强了素质"。社会实践拉近了大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增强了大学生服务祖国和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相信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大家都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明确学习的真正目的,使自己成长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人才。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02级采矿工程班班委
20xx-9-6
关键字: Tag: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工作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